-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资源与生物转化创新团队系统评价了特节蛋白酶在不同粗蛋白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对提高饲粮蛋白质利用率,缓解畜牧业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农业(Agriculture)》。 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大豆...
2023-05-04 16:19 399
- 查看详情
-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资源与生物转化团队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禽用益生菌筛选程序,初步明确了贝莱斯芽孢杆菌( Bacillus velezensis )LB-Y-1在肉鸡中的作用机制,为开发高效禽用益生菌产品、提高家禽饲料利用效率和骨骼健康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Front...
2023-05-04 16:18 375
- 查看详情
-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发现在高脂日粮模式中添加核酸酶处理的鼠李糖乳杆菌GCC-3发酵产物(GCC-3 NT)可改善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肝脏健康和肠道菌群,为解决水产养殖中高脂饲料引起的鱼类肝脏脂质过量沉积、肝肠组织损伤等问题提供了参考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q...
2023-04-28 15:46 406
- 查看详情
-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脂多糖(LPS)诱导的子宫炎症引起蛋壳超微结构变化、力学性能下降的机制,并通过子宫功能、结构特征和蛋壳质量等指标证实,饲粮补充精油(EO)对老龄蛋鸡子宫炎症具有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2023-04-28 15:43 481
- 查看详情
-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华蜜蜂利用与生态团队探究了低温驯化对地熊蜂蜂王滞育前和滞育期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昆虫(Insects)》上。 在秋末冬初,蜂群发展末期,熊蜂蜂群中的新蜂王会飞离巢穴与雄性蜂交尾。交尾后的蜂王滞育越冬,滞育期是熊蜂蜂王生命周期中...
2023-04-28 15:42 488
- 查看详情
-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保护团队在新烟碱类农药噻虫啉对蜜蜂嗅觉选择性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上。 噻虫啉属低毒型新烟碱类农药,由于具有亲脂性,易在蜂巢中残留,幼虫整个生活过程暴露在蜂巢内,对成年后的...
2023-04-28 15:41 492
- 查看详情
-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生物节水与旱作农业团队首次解析了长期施有机肥增加北方农田无机碳储量机理,并量化了化肥引起土壤无机碳的损失总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化学快报(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
2023-04-27 10:36 382
- 查看详情
-
-
研究揭示水稻生产中应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产量并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节水新材料与农膜污染防控团队和生物节水与旱作农业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揭示了不同覆盖技术对水稻节水增产减排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总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
2023-04-27 10:33 369
- 查看详情
-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团队揭示了中国小农对绿色农业技术的偏好异质性,并以绿色农业技术与配套政策为主要内容创设农业环境计划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农村经济》上。 绿色农业技术在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为绿色农业...
2023-04-27 10:32 401
- 查看详情
-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虫害防控创新团队揭示小菜蛾Bt抗性的遗传调控网络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员领衔的蔬菜虫害防控创新团队在小菜蛾Bt抗性遗传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发现了介导小菜蛾Bt抗性的关键自然变异为抗性关键基因MAP4K4上游非编码区一个逆转座子SE2的插入突变,并阐明以SE2为枢纽的Bt抗...
2023-04-27 10:28 544
- 查看详情
-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植保病害课题组鉴定和克隆番茄热稳定抗根结线虫基因Mi-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植保病害课题组通过Nanopore长读长,Illumina短读长和Hi-C测序,对野生番茄Solanum arcanum LA2157进行了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结合报道的番茄热稳定抗根结线虫基因Mi-9的分子标记,实现了对该基因的挖掘、克隆和热稳...
2023-04-27 10:09 531
- 查看详情
-
-
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解析苹果花叶病发病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红清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病毒病害创新任务在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ABI5-dependent down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2023-04-25 11:44 420
- 查看详情
-
-
4月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团队联合广州大学,揭示了大豆GmEID1蛋白作为连接光信号和生物钟夜间复合物的桥梁,参与调控大豆开花抑制因子E1基因的表达,为大豆生育期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
2023-04-25 10:00 592
- 查看详情
-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首次在单细胞水平揭示了大豆根瘤基因表达的动态特征
4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首次在单细胞水平解析了大豆根瘤成熟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动态变化,并在未成熟的根瘤侵染细胞中成功鉴定到了一组参与根瘤成熟和根瘤固氮的细胞亚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
2023-04-25 09:54 471
- 查看详情
-
-
4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五届农科开放日暨海淀区“科普之春”活动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正式启动。此次农科开放日以“科技科普惠农 科学素质提升”为主题,35个院属单位同步举办。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院党组书记杨振海,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北京市科协二级巡视员张玉山,海淀...
2023-04-25 09:11 409
- 查看详情
-
- 25 2023-04
-
4月20日,2023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届大会以“加强农业监测预警 保供强农促增收”为主题,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对未来10年粮食等18种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信息进行预测。报...
2023-04-25 09:02 374
- 查看详情
-
-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现下农业种植的一个基本形态,大家是可以根据其农业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下面乡村动力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有哪些? 1.猪-沼-菜模式 ①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
2021-10-29 14:54 658
- 查看详情
-
-
2021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名单公布!有多少个?具体包括哪些?
2021年10月14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的通知》(农办经〔2021〕12号)文件,择优遴选确定了3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以下是具体的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名单。 一、带动小农户发展 1.创新全程托管...
2021-10-29 14:53 538
- 查看详情
-
-
稳预期,固安全!《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发布
4月20日,2021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稳预期 固安全”,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对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形势进行预测分析。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
2021-10-21 13:13 581
- 查看详情
-
- 07 2021-09
-
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2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折不扣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牢...
2021-09-07 11:36 489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