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问答
微生物对鸡蛋质量安全的影响有哪些?
2024-03-22
问题解析:

微生物可引起鸡蛋腐败变质。鲜蛋进入流通领域都有一个时间长短不同的保存期,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外界微生物接触蛋壳通过气孔或裂纹侵入蛋内,使内容物引起微生物学变化。感染的微生物通过蛋壳气孔和壳内膜纤维间隙侵入蛋内,在蛋内大量繁殖,使蛋变质。通过对变质蛋进行带菌情况的调查,表明蛋的变质程度与蛋壳污染程度和所带的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蛋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侵入。一般可分为细菌性腐败变质和霉菌性腐败变质两类。 (1)细菌性腐败变质。细菌性腐败变质是指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由于细菌种类不同,蛋的变质情况也非常复杂。细菌侵入蛋内后,一般蛋白先开始变质,然后祸及到蛋黄。蛋白腐败初期,蛋白液化并产生不正常的色泽,一小部分呈淡灰绿色,而后这种颜色扩大到全部蛋白,蛋白变成稀薄状并产生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臭味。有的蛋白、蛋黄相混合并产生具有人粪味的红、黄色物质,大多由荧光菌和变形杆菌所引起。有的呈现绿色样物,这是由于绿脓杆菌所引起的。其他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葡萄球菌等,均能使禽蛋引起各种不同的腐败变质情况。腐败到蛋黄时,则蛋黄上浮,黏附于蛋壳并逐渐干结,蛋黄失去弹性而破裂形成散黄蛋,这种蛋液浑浊不清,腐败的速度非常快,产生大量硫化氢并很快变黑,简称为黑腐蛋。这种蛋由于气体的积聚,蛋壳受到内部气体的压迫而爆破,内容物流出来发出强烈的臭味,这种黑腐蛋已是蛋腐败的最高阶段。 (2)霉菌性腐败变质。霉菌性腐败变质是指以霉菌为主的微生物而引起的腐败变质,蛋中常出现褐色或其他色的丝状物,这主要是由于腊叶芽胞霉菌和褐霉菌所引起,其他如青霉菌、曲霉菌、白祥菌(真菌类的病原),均能使禽蛋引起各种不同的腐败变质。生长在蛋壳上的霉菌,通常肉眼能看到,经蛋壳气孔侵入的霉菌菌丝体,首先在内蛋壳膜上生长起来。靠近气室部分,霉菌的繁殖最快,因为气室里有其生长需要的足够氧气。然后就破坏内蛋壳膜和蛋白膜,进入蛋白,进一步发育繁殖,霉菌繁殖的部分形成一个十分微小的菌落,照光透视检查时,有时带淡色的小斑点的形状,有时全部蛋壳内似撒满了微细的小斑点,是蛋被霉菌侵害的初步变质,由于霉菌菌落继续繁殖与相近菌落汇合,使霉斑扩大,称为“斑点蛋”,这时蛋的变质又进了一步。最后,由于霉菌不断发育和霉斑的集合,当整个蛋的内部为密集的霉菌覆盖时,这种蛋在灯光下透视时已不透明,内部混黑一团,称为“霉菌腐败蛋”,这时蛋的腐败变质已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受霉菌侵害腐败变质的蛋有一种特有的霉气味以及其他的酸败气味。同一个腐败变质的蛋,不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