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问答
冷冻对乳的影响有哪些?
2024-03-22
问题解析:

(1)冷冻对蛋白质的影响。牛乳冷冻保存时,如在-5℃下保存5周以上或在-10℃下保存10周以上,解冻后酪蛋白产生凝固沉淀。这时酪蛋白的不稳定现象主要受牛乳中盐类的浓度(尤其是胶体钙)、乳糖的结晶、冷冻前牛乳的加热和解冻速度等影响。不溶解的酪蛋白,其中钙与磷的含量几乎和冷冻前相同。因此,可以认为酪蛋白胶体从原来的状态变成不溶解状态。 冷冻乳中蛋白质的不稳定现象表现为:在冻结初期,牛乳熔化后出现脆弱的羽毛状沉淀,其成分为酪蛋白酸钙。这种沉淀物用机械搅拌或加热易使其分散。随着不稳定现象的加深,形成用机械搅拌后或加热也不再分散的沉淀物。 乳中酪蛋白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与钙的含量有密切关系,钙的含量越高,则稳定性越差。为提高牛乳冻结时酪蛋白的稳定性,可以除去乳中的一部分钙,也可添加六偏磷酸钠(0.2%)或四磷酸钠,或其他和钙有螯合作用的物质。 此外,冷冻保存期间蛋白质的不稳定现象也与乳糖有密切关系。浓缩乳冻结时,乳糖结晶能够促进蛋白质的不稳定现象,添加蔗糖则可增加酪蛋白复合物的稳定性。糖类中以蔗糖效果为最佳,这种效果是由于黏度增大影响冰点下降,同时有防止乳糖结晶的作用。 冷冻保存牛乳时,保存温度越低,则保存时间越长。熔化冻结乳时的温度,以在82℃水浴锅中熔化效果最好。 (2)冷冻对脂肪的影响。牛乳冻结时,由于脂肪球膜的结构发生变化,脂肪乳化产生不稳定现象,以致失去乳化能力,并使大小不等的脂肪团块浮于表面。当牛乳在静止状态冻结时,由于稀奶油上浮,使上层脂肪浓度增高,因而乳冻结可以看出浓淡层。但含脂率25%~30%的稀奶油,由于脂肪浓度高,黏度也高,脂肪球分布均匀,因此,各层之间没有差别。此外,均质处理后的牛乳,脂肪球的直径在1微米以下,同时黏度也稍有增加,脂肪不容易上浮。 冷冻使牛乳脂肪乳化状态破坏的过程为:首先由于冻结产生冰的结晶,由这些冰晶聚集成大块时,脂肪球受冰结晶机械作用的压迫和碰撞形成多角形,相互结成蜂窝状团块。此外,由于脂肪球膜随着解冻而失去水分,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失去弹性,又因脂肪球内部的脂肪形成结晶而产生挤压作用,液体从脂肪内挤出而破坏了球膜,因此乳化状态也被破坏。防止乳化状态不稳定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方法是在冷冻前进行均质处理。 (3)不良风味出现和细菌的变化。冷冻保存的牛乳经常出现氧化味、金属味及鱼腥味。这主要是由于处理时混入金属离子,促使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生不饱和的羟基化合物所致。发生这种情况时,可添加抗氧化剂防止。 牛乳冷冻保存时,细菌几乎没有增加,与冻结前乳相似。